青春如歌,奮進正當時。今年暑期,江蘇各高校青年學子走進基層,走向社會,在全國各地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在青春的熱土上發光發熱。
一大批青年學子深入鄉野,親近泥土,大興調研實踐,以自身所學,賦能鄉村振興。南京農業大學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幫助農戶提升果樹栽培技術,南京師范大學鄉村振興實踐促進團赴云南開展支教活動,以深學實做,從鄉土中汲取源源不斷的成長力量。
邁開腳步,丈量家國。多支高校社會實踐團隊行走在祖國各地,感知多元文化的脈搏,培育更寬廣的社會觀察視野。南京大學“美育潤疆”團隊走進新疆,探索推進民族地區自然及文化生態資源融合開發的生態美育路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綠色駝鈴”團隊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制作沙障,南京傳媒學院實踐團在四川省若爾蓋縣黃河九曲第一灣沿著黃河進行巡護,讓青年之聲傳遍大江南北。
與時俱進,把握時代發展大勢,江蘇各高校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發揮專業所長,以小我融入大我,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及經濟社會發展。東南大學研究生實踐團深入揚州,在推動產才對接、校地對接等方面持續貢獻“東大智慧”;河海大學學子深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學習,肩負起未來治水興邦的重任;蘇州大學社會實踐團隊前往內蒙古自治區學習新時代鋼鐵廢渣的二次利用技術,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在鋼鐵產業中推廣應用,以擔當奉獻踐行青年的時代之責。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廣大青年學子勇做青年實干家,深刻理解把握時代潮流和國家需要,以專業知識觀照社會現實、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行萬里路,知中國情,以蓬勃的青春力量肩負時代使命,向陽生長。
7月13日,江蘇大學“桑梓心”和“伯藜”支教團的40名大學生志愿者分赴河北省內丘縣大壘東村、河南省南樂縣西邵鄉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柳泉鄉,開展為期3周的暑期公益支教活動,為當地留守兒童送去愛心關懷。
石玉成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7月8日,在南通如皋市城南街道桃林社區農家書屋內“愛心暑托班”上,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大學生志愿團隊志愿者在指導當地鄉村兒童非遺皮影戲體驗。
徐慧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7月1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綠色駝鈴”團隊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制作沙障。
本報記者 劉莉 通訊員 周舟 攝
7月19日,南京傳媒學院“青春筑夢繪田園·鄉村振興譜新篇”實踐團在揚州市真州鎮城南社區繪制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墻繪。
張振奇 攝
7月17日,南京農業大學果樹學專業的嚴鑫和李美正在湖熟梨科技小院的梨園里研究梨的栽培技巧。
本報記者 萬程鵬 攝
7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愛在可可西里”團隊在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多處地點進行水質檢測以確定凈化方案。
本報記者 劉莉 通訊員 劉泰源 攝
7月19日,南京民俗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來自新疆的南京農業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任浩宇,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給學生講解南京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布貼畫。
本報記者 趙亞玲 攝
本報記者 程曉琳
來源:2024年8月2日《新華日報》,版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