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_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_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_日本亲与子乱人妻hd_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囯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久久久_99热在线观看,欧美成人精品午夜免费影视

我要投稿 | 關于我們

標題 全文

首頁 > 蘇派教育

回歸生活世界

——新教育實驗“聆聽窗外聲音”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7-31 來源: 江蘇教育報

  ■ 朱永新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大國戰略博弈與我國現代化新征程相互交織。“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死讀考試書”的教育模式,早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承載著民族振興、社會進步使命的教育,迫切需要每一所學校“開窗放入大江來”,讓校園里的每一個生命都能聆聽窗外聲音,讓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更加自信從容地融入多彩多元的世界和高度不確定的未來。

  一、“聆聽窗外聲音”的內涵與特質 

  (一)“聆聽窗外聲音”的內涵

  作為新教育實驗的一種獨特的話語,“聆聽窗外聲音”是一種富有詩意和象征意義的隱喻。

  “窗內”指相對單一的學校主體和正規學校教育。“窗外聲音”指學校教育之外具有教育價值的生活世界。簡單地說,“窗內”與“窗外”的關系就是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等的關系。

  “聆聽”是相對于“觀看”而言,長期以來人們都把“觀看”(讀書)作為獲得知識、把握真理的主要通道,更信賴視覺把握世界的可靠性。事實上,“聆聽”對于深刻地理解他人、了解社會、感受生活、認識世界、把握真理,具有同樣至關重要的意義。

  “聆聽窗外聲音”,實際上揭示了教育的基本問題。新教育深信,要實現教育的理想追求,就必須重新認識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關系。讓教育回歸生活世界,讓師生參與社會生活、關注人類命運,應當成為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使命。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生活哲學原理,我們將人的生活世界分為三重世界:物質生活世界、社會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活世界。三個世界對應生命的三重維度:自然生命的長度,社會生命的寬度,精神生命的高度。人生是否幸福完整,取決于他能否走進三重生活世界,能否最大限度地延展與增加生命長、寬、高的容量。

  新教育倡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旨在全面應答物質生活、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等的召喚與挑戰,締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基本內涵為:

  “聆聽窗外聲音”,就是要打破教育與生活的藩籬,讓教育回歸生活,讓生活賦能教育,實現“窗內”與“窗外”的融通和互動,共同促進師生的健康成長;

  “聆聽窗外聲音”,就是要聆聽窗外的“天籟、地籟、人籟”,聆聽窗外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聆聽歷史的回聲、時代的強音、未來的召喚;

  “聆聽窗外聲音”,不是單一傾聽,而是多維對話,與自然對話,與社會對話,與網絡對話,與大師對話,實現心靈的深度共鳴與精神的高度升華;

  “聆聽窗外聲音”,不是單純地認識生活世界,而是走向色彩斑斕的大自然,投身如火如荼的生活,參與充滿創造的實踐,書寫改造現實和自我的生命傳奇。

  20多年前,新教育實驗在啟動之初就把“聆聽窗外聲音”列入行動規劃,并初步界定“聆聽窗外聲音”的概念內涵。早期,新教育實驗只是倡導學校把政府領導、專家學者、作家、科學家、英雄模范、能工巧匠、行業代表請進來,讓孩子們在中小學階段至少聽滿100場報告,從小就能受到榜樣的引領和鼓舞。

  經過20多年的探索,“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內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我們依據生動的實踐樣本和豐富的理論探究,對這一行動內涵進行重新界定:

  “聆聽窗外聲音”,是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核心理念為引領,以實現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和諧共生為目標,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基本路徑和豐富多彩的方法,充分拓展和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師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放眼世界,開闊視野、拓展思維、陶冶人格,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形成適應未來多元化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素養,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二)“聆聽窗外聲音”的特質

  1.生活性

  “生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概念。馬克思曾用“生活”“社會”“社會生活”“日常生活”“能動的生活過程”“現實生活過程”“現存世界”“環境”等概念來闡釋他對生活世界的理解,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

  首先,馬克思闡述了生活世界的兩個基本維度。第一個維度是人與自然的對象關系,第二個維度是人與人的社會關系。這兩個維度相互交織,共同影響自然、社會和人的發展。在兩個維度中,社會關系構成的社會生活是根本性、決定性的。從這個意義講,生活在本質上是社會的生活。回歸生活世界,“聆聽窗外聲音”,從根本上講,就是要通過豐富的活動建立人與自然之間全面的對象關系、人與人之間全面的社會關系,在人化的自然環境和自然和諧的社會環境中促進兒童的全面成長。

  其次,馬克思揭示了生活視域下人的全面發展圖景。在馬克思看來,社會生活與人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之中,人的發展要經歷從“人的依賴關系”“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以及“全面發展”的“自由個性”三大階段。新教育實驗倡導回歸生活世界,“聆聽窗外聲音”,旨在“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正是以馬克思生活哲學語境下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為根本依據的。

  2.實踐性

  “聆聽窗外聲音”的生活性特質,本身就決定了它的實踐性。馬克思曾指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的本質是交往,交往的本質是對話。“聆聽窗外聲音”就是讓師生在實踐活動中,與生活世界、自然、他人、社會、家庭、網絡等建立一種交往和對話關系,彰顯人的存在意義與生命價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和成長。

  馬克思的實踐哲學,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高度重視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因此,從根本的意義上講,教育與生活的結合就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的結合,它理所當然地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基本方法。同時應該強調,馬克思所講的勞動實踐,是針對“異化勞動”提出的“自由勞動”。因此,“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中的新勞動教育必須站在馬克思“自由勞動”思想的高度,最大限度地發掘、豐富勞動的自由內涵,教育兒童在勞動中不僅運用肉體的力量,而且發揮精神的力量;不僅表現出對自然的理性知解,而且表現出對勞動的道德覺悟、審美創造和自由樂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勞動實踐的品質。

  3.開放性

  相對于“窗外”,“窗內”的制度化教育體現圍墻內學校這一“單一主體”的形式化、正規化、閉環式,體現了杜威所說的正規教育的“簡化”“凈化”和“平衡化”特征,但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學習的程序化、抽象化、間接化和單一化。在這樣的系統里,由于缺乏與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和能量轉換,教育會失去活力。

  再從教育空間的歷史維度看,古代教育由于和生活世界分離對峙,它的空間是相對狹小的。隨著社會的變遷,學校與生活世界的融入程度越來越高,教育空間也在不斷擴大。尤其是進入20世紀以來,人們對教育空間的認識由傳統的“封閉式”教育空間向“開放式”教育空間轉變,學校越來越成為 “沒有圍墻的學校”,學校建筑也越來越融入自然,出現了田園學校、山谷學校、綠色學校、生態學校……學校教育活動從教室走向校園、從校園走向田野、社區乃至更加廣闊的世界,從物理世界走向網絡世界。這是教育空間不可逆轉的歷史變化。“聆聽窗外聲音”行動正體現并遵循了開放性原理。

  4.綜合性

  生活世界和生活實踐本身是綜合的。生活世界是一面多棱鏡,折射出世界的紛繁復雜,千姿百態,生活實踐同樣如此,常常涉及多個領域的相互交織,多種知識、經驗、心理和技術因素的綜合運用。所以,指向生活與實踐的“聆聽窗外聲音”行動大多采用跨學科、跨領域、多視角、多聯結的綜合學習和綜合實踐的課程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帶入生活世界和生活實踐的“灌木林”,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素養的綜合發展、整體發展、全面發展。

  二、“聆聽窗外聲音”的背景與緣由 

  (一)“聆聽窗外聲音”提出的背景

  隨著社會的急速發展,教育與生活已經在更高階梯上呈現出一體化的趨勢,如教育與社會的一體化,教育與世界的一體化,教育與個體生命自身全程的一體化,如此等等,但教育遠離乃至背離生活的種種病癥依舊沒有根除,書本至上、知識至上、學科至上、科技至上的教育,導致兒童生活的諸多缺失。

  1.身心體驗的匱乏

  脫離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無法觸摸時代的脈搏和召喚,會導致兒童心靈體驗的荒蕪和價值理念的坍塌,成為喪失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喪失信念和理想的人。

  2.經驗視界的偏狹

  學校如果以擁有掌握人類的書本文化的優勢自居,以將兒童禁錮于它所營造的狹窄的書本文化天地中為榮,教育者就會成為負面意義上的“掘井”人,校園就成為遮蔽大千世界的“坎井”,學校就必然培養大量“坎井之蛙”。長期以來,一些學校教育實行極端狹隘的功利主義的應試教育,學生處于與世隔絕的封閉狀態,對社會幾乎一無所知,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屈從知識的書呆子和盲從權威的奴隸,絕不可能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自由活動的萎縮

  盡管兒童在課堂、校園的學習也可以展現自己的活動天性,但書本文化主導的制度化學習對兒童的自由活動畢竟是有限制的,課外、校外的生活環境與生活實踐應成為兒童自由活動的廣闊舞臺。在書本至上、應試教育的條件下,兒童的活動沖動難以最大限度得到滿足。缺乏了自由而豐富的活動,兒童的發展空間就顯得狹窄而壓抑,其素質的全面提升也就難以保障。

  4.創造角色的缺席

  當代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無一例外地使所有學生的創造潛能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但是,創造只有在生機勃勃的生活體驗中才可能實現。令人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學校教育片面理解“打基礎”的內涵,漠視甚至壓抑兒童的創造天性,嚴重阻礙了整個民族創新力的提高。

  凡此種種,令人擔憂,因此亟待脫胎換骨式的教育變革。我們的教育需要回歸生活這一教育的原點,這個原點也是兒童生命世界的誕生地。

  (二)“聆聽窗外聲音”提出的緣由

  1.“聆聽窗外聲音”是新教育人深刻反思我國基礎教育現狀的一種主動探索

  我們之所以倡導“聆聽窗外聲音”,是因為有些學校用有形無形的圍墻,把師生阻隔在如火如荼的社會生活之外,關起門來實行封閉式教育,導致師生與現實社會脫節,讓學生在日復一日的刷題模式中,消耗了生命的靈氣,變成了社會生活的“陌生人”。“聆聽窗外聲音”旨在打破傳統學校教育與生活實踐之間的壁壘,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

  2.“聆聽窗外聲音”是新教育人深度關懷師生教育生活訴求的一種真切回應

  新教育的質量觀,不僅關注學業質量,更關注整個生命的發展質量。美好的教育要給師生盡可能多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寬廣的世界,帶領他們超越圍墻,進入生氣勃勃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讓師生過上精神豐富、意義豐盈的教育生活。

  3.“聆聽窗外聲音”是新教育人精準把握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需求的一種積極作為

  如果學校關門辦學,師生就會孤陋寡聞。如果教師缺乏人生閱歷,就難以成為孩子心中的榜樣,就難以點燃孩子的人生激情。新教育認為,學校的格局有多大,未來孩子們的胸懷就有多大。學校里看到的世界有多大,未來孩子們的發展空間就有多大。有多少英雄偉人到學校訪問過、演講過、交流過,就有多少英雄偉人的優秀品質扎根于孩子們心中。

  4.“聆聽窗外聲音”是新教育人全面考察中外教育發展史后的一種自覺傳承

  “聆聽窗外聲音”,說到底就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教育與生活的融通與統一。從率領一眾弟子周游列國,在社會實踐中考察學習的孔子,到題寫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明末思想家顧憲成,再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重要思想……古今中外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值得創造轉換的思想財富。“聆聽窗外聲音”吸收中國文化語境中的生活教育傳統和西方新教育運動的教育理念,借鑒現象學哲學的“生活世界”觀念,尤其是依據馬克思主義的新生活哲學思想,構建指向幸福完整的“新生活教育”。

  三、“聆聽窗外聲音”的價值與意義 

  作為新教育的十大行動之一,“聆聽窗外聲音”不是簡單地開展一些“走出去”“請進來”的活動,也不是簡單地增加見識、開闊視野,而是具有更獨特更豐富的教育價值與意義。

  (一)“聆聽窗外聲音”,是成全個體生命的根基

  “聆聽窗外聲音”,對于成全個體的生命至關重要。生活世界是生命存在的家園,是社會存在展示的舞臺,也是人的自我生成、發展的根基。

  今天,“聆聽窗外聲音”,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尤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社會環境日益多元化,各種因素如社會風氣、社會環境、社會輿論及各種媒體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探索、融入外部世界、現實生活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卻又不能很好地分清良莠,所以,只有讓他們廣泛地接觸生活、開闊眼界,才能幫助他們正確看待自我、他人、社會,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順利完成學校階段社會化和人格修煉的任務,形成更為健全成熟的人格。

  (二)“聆聽窗外聲音”,是建構知識經驗的源泉

  “聆聽窗外聲音”,對于知識的習得、鞏固、轉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源泉作用。書本知識雖然具有自身的邏輯結構和系統,但它從根本上而言,又是生活世界和生活實踐的沉淀物與結晶體。每門知識都不是單純的符號體系、概念體系,它們的建構都凝聚著來自實踐探索、社會協同、文化積淀、歷史發展等的深刻印記,因此挖掘知識背后的這些印記,可以使接受與內化的知識富有更加鮮活的生命力量,更加厚重的文化內涵。

  “聆聽窗外聲音”,意味著接受來自不同領域、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信息和觀點,這樣的過程能夠打破個體原有的思維框架,拓寬認知的邊界,使個體能夠更全面地理解世界。

  (三)“聆聽窗外聲音”,是改進學校教育的動力

  我國改革開放帶來了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但也產生了片面追求升學率等問題。為順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新教育實驗倡導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聆聽窗外聲音”對于解決關門式封閉教育帶來的問題,吸納利用、優化整合社會生活中豐富的教育資源,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還給師生,具有深遠的意義。

  (四)“聆聽窗外聲音”,是開闊民族胸襟的需要

  “聆聽窗外聲音”,也為開闊一個民族的精神胸襟創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封閉、狹隘的學校培養不了氣度不凡的學生,更造就不了海納百川、胸懷天下的民族。在一個社會關系日益廣泛的開放時代,我們需要通過“聆聽窗外聲音”接觸并理解來自不同文化的觀點和生活方式,從而搭建起溝通的橋梁,跨越文化的鴻溝,克服狹隘的民族主義意識,培養適應這個時代并能推動這個時代前進的理性平和、民胞物與、底蘊豐贍、心胸開闊、面向世界、大氣博愛、文明高尚的大國公民。

  (五)聆聽窗外聲音,是培養地球公民的應然

  “聆聽窗外聲音”,也是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訴求。一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要遵守關于個體的道德操守;又是一個共同體(機構、國家、民族)的成員,要遵守共同體的規則,具有愛國主義的情懷等;同時,他還是人類的一分子,“人類作為全球共同體”這才是最高利益,沒有這樣的最高利益,就沒有前面兩者的利益。法國思想家莫蘭提出,教育界要有這樣的最高利益的覺醒,幫助學生形成“地球是我們共同的祖國”的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中國政府提出的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正是從整個地球、整個人類的立場出發的。各國有責任共同呵護地球的安全、守護人類的未來,立足人類社會共同利益進行決策,站在全球視野上分析問題、采取行動。

  四、“聆聽窗外聲音”的原則與方法 

  (一)“聆聽窗外聲音”的基本原則

  1.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重視“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價值引領。價值是行為選擇的依據,引導兒童價值成長、提升生命質量是“聆聽窗外聲音”的核心追求,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首要原則。“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中的價值引領,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價值導向,同時充分吸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價值和人類的基本價值。在“聆聽窗外聲音”的行動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價值辨別與選擇,以深化社會規則體驗、國家認同、文化自信,體悟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民族復興,國家發展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系,增強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國際視野。

  2.體驗性原則

  首先,體驗性原則突出“聆聽窗外聲音”的實踐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投身社會實踐”被提高到與書本知識學習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把學生的“社會參與”作為三大關鍵能力之一,把“實踐創新”作為六大核心素養之一,提出了未來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體驗就是一種身體力行的實踐,“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便是真正的體驗性學習。

  其次,體驗性原則強化“聆聽窗外聲音”的感受性。

  師生在實踐活動中可以獲得不同于課堂教學中的感受:

  (1)這樣的感受是對生活世界整體多元的“切身體察”,這是由生活世界的整體多元的特性決定的。因此,在生活教育中開展博物學習、田野考察、游學教育等活動,對于幫助學生積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豐富感知經驗十分有益,它對學生以后適應生活具有很大的遷移作用;

  (2)這樣的感受是與自由想象相結合的感知,哪怕是一塊石頭、一個玩具、一件舊衣、一堆廢墟、一道風景……也能觸發無盡的想象,“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中的想象力、創造力的激活和培育是至關重要的;

  (3)這樣的感受是與情感、理解相交織的感知。在“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中要特別注重在景觀欣賞、古跡覽勝、項目考察、職業體驗等活動過程中強化學生的情境記憶和情緒記憶,這樣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發展不局限于情感本身,它對感受、理解的促進作用也顯而易見,經過長期的生活體驗和實踐磨礪,感覺甚至可以被直接升華為理性認識,產生我們常說的思維乃至思想的“頓悟”。

  3.動態性原則

  動態性原則告訴我們,“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不應片面追求和效法學校課程的系統設計,而應當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因地、因人、因時、因事制宜地靈活選擇教育場所,設計教育課程,開展教育活動。

  當然,彈性化、多樣化設計并非任其自流,活動必須精心計劃、充分準備、周密組織、有序安排、合理指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需要在學校主導下,鼓勵家庭、社會所有參與者協同努力,達成共識。

  4.參與性原則

  “聆聽窗外聲音”需要尊重兒童在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激勵兒童積極參與,引領他們親近自然,接觸社會,自主實踐,合作探究,強化體驗,拓展視野,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主體參與主要有3個要求:情感參與、行動參與和思維參與。情感參與是動力。要明確行動的目的,設計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以趣味吸引兒童參與,并豐富、升華兒童的情感體驗。行動參與是主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主體是兒童,當師生共處于生活世界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天性得到更大程度的釋放,自己則“退居”為伙伴、輔佐者、參與者、服務者和共同促進者。最后,思維參與是核心。所有的思維本質上都是對話。“聆聽窗外聲音”是人與外在世界的一種對話,而對話的展開則意味著學習的真正發生。

  5.均衡性原則

  遵循均衡性原則,首先要著力解決應試教育下課堂教學擠兌、侵占甚至取代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生活體驗而導致“窗內”“窗外”教育嚴重失衡的問題。其次,要以基礎教育促進兒童素質全面發展的總體目標為引領,扎扎實實將新教育“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核心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再次,要保持“窗內”與“窗外”教育的各自特點,彼此交相輝映,各美其美。最后,在處理“窗內”和“窗外”的關系時,我們應當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學校的教育實際,扎根地域的文化土壤,建立教育空間動態的連續統一體。

  (二)“聆聽窗外聲音”的主要方法

  許多新教育實驗區和實驗學校在“聆聽窗外聲音”的實踐中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行動路徑與方法,這里簡要介紹如下。

  1.構建協同機制

  協同機制指學校、家庭、政府、社區多方教育力量相互合作,協同發力。“聆聽窗外聲音”行動需要來自學校、家庭、社會、政府的協同努力,及時化解分歧和沖突,共同擔負起學生成人成才的重要責任。在所有的參與者中,學校應發揮校長、教師、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和責任擔當,鼓勵其成為孩子成長的引領者、教育者,學生家長的輔佐者、指導者,社區教育力量的協調者、整合者。

  2.堅持融合推進

  “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要與國家課程的實施緊密融合。

  要挖掘國家課程中“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元素,在國家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推進“聆聽窗外聲音”的行動,通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強化國家課程的實施。義務教育教科書中的許多內容體現了“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元素,教師要善于調整教材、拓展教材,讓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文字性課程資源和非文字性課程資源、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等大量資源都進入課堂,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中,每個教師都應成為學生瞭望世界的一扇窗,努力讓教科書成為自己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透過這扇窗,孩子們能夠看見五彩斑斕的外在世界,也能看見豐富多彩的內在世界。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第四中學將“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融合在日常的物理教學中,引領孩子在詩詞民俗中感受物理,從名家事跡中看見物理,于科技發展前沿成果中體悟物理學科的價值,激發孩子們熱愛國家、獻身科學的壯志豪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北京路小學在時間知識的教學時,邀請父母給孩子們講公歷;引領孩子們去大龍湖邊觀察月相;走向田間地頭,向農民伯伯了解節氣與農事;走進徐州博物館,感受歷史滄桑;設計校歷,記錄成長軌跡……知識的教學成為打開學生視野的一個契機,“窗外”資源源源不斷地滲入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此外,“聆聽窗外聲音”行動還要與新教育其他行動的推進密切融合。

  新教育行動項目在內涵上并沒有統一的分類標準,在外延上彼此間也存在著交叉、相容的關系。要將“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元素很自然地體現在其他行動之中,堅持融合推進,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如在“營造書香校園”行動中,邀請作家進校園、故事爸爸進課堂;在“培養卓越口才”行動中,小導游、小記者、時事新聞發布會等都是很好的做法;在“研發卓越課程”行動中,進行綜合性、研究性、項目式學習;在“新藝術教育”行動中,讓非遺進校園等做法,也頗有成效。

  3.搭建工作平臺

  (1)搭建共同體平臺。共同體平臺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過程中,參與人因為某一個項目、某一個任務,或者共同的興趣、意向,而形成的一種專業發展共同體。如江西省定南縣第三小學的客家文化研究項目組、河北省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小學的新父母講師團,各新教育學校普遍組建的家校合作委員會等,都屬于共同體平臺。

  (2)搭建資源平臺。新教育倡導讓校園成為匯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讓師生聚集在偉大事物周圍。這里的“美好事物”“偉大事物”都是指課程資源。搭建資源平臺首先要把校內課程資源中心、課程基礎建好、用好,要圍繞一個又一個學科、項目、主題,并借助現代科技,用文字、表格、音像等手段,集聚校內校外、國內國外、線上線下的豐富資源。各資源中心要有專人負責,定期組織師生借助平臺開展綜合性、實踐性、探究性、體驗性學習活動。翔宇教育集團在博物場館的資源平臺建設上做了探索,形成了獨特的場館辦學教育模式。

  我國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青少年校外學習活動基地的建設,各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設施、校外活動場所、專題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美術館、音樂廳等,都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重要平臺。新教育學校要充分利用好區域內外的各種資源平臺,主動聯系,定期組織學生前往參觀學習,開展活動。

  (3)搭建活動平臺。活動平臺分為兩類:一類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本身的活動,如英模報告會、作家面對面、研學旅行、社會熱點調查等活動;一類是學校、區域“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展示研討活動,這類活動的組織旨在交流“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策略和成效,總結行動經驗,研討改進措施。

  4.豐富活動形式

  (1)“請進來”,引進優質教育資源。“請進來”,最傳統的是舉辦報告會,把優秀校友、英雄模范以及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請進學校為孩子作報告。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請進來”的形式又有了新的發展,交叉學科的課程教師、社團課的輔導教師等,把“請進來”的范圍與價值進一步放大了。

  如江蘇省南京市第一中學開設“院士1課堂”,每月邀請院士科學家來校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截至目前,“院士1課堂”已經舉辦了30期,數萬人次學生線上線下聆聽參與,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作為“新科創”特色學校,福建省廈門市新教育學校成立了新童少年科學院,邀請科學大咖進校開設講座,聘請科創教育專家常建強老師駐校指導。

  (2)“走出去”,擁抱廣闊生活世界。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世界即課程。組織、帶領孩子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更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重要路徑。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非常具體、清晰地明確了中小學生“走出去”的內容和形式。

  “走出去”的傳統做法是組織孩子們走出校門,參觀考察、采訪調查、志愿服務、勞動實踐、研究性項目式學習等。山西省臨猗縣貴戚坊小學以“和美鄉村”為教材,引領學生打開社會這本大書,感受家鄉的變化,代言家鄉的美景,親近家鄉特產、走訪家鄉模范,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種子。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留村小學從學校主題文化——“郵”文化出發,推開校門,引進窗外聲音,引領孩子們品郵味、講郵學、展郵票、享郵事、點亮郵征程,促進學科知識與生活實踐的深度融合,實現窗外聲音與學生發展的同頻共振。四川省宜賓市敘府實驗小學依托宜賓豐富的自然、歷史、文化、科技資源,分讀館藏、品美食、學榜樣、傳技藝、觀生態和訪科技六大板塊,一個年級一個主題,推進研學旅行,引領孩子親近鄉土人文,增強對家鄉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點燃他們朝向“詩與遠方”的美麗夢想。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清英外國語學校的“跟著爸爸媽媽去上班”活動也是“走出去”的成功探索。學生們跟著爸爸媽媽走進他們的工作場景,體驗不同職業的特點,感受爸爸媽媽工作的辛勞,增加了親子感情,也豐富了學習生活。

  自《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發布以來,廣大新教育實驗區域、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自然類、歷史類、地理類、科技類、人文類、體驗類等多種類型的研學旅行活動,積累了經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部分有條件的學校還把研學旅行拓展到了境外、國外,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理解力乃至國際理解能力。

  志愿服務也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一種形式。志愿服務是指在不求回報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促進社會進步而自愿付出個人時間及精力所做出的服務工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公益意識、奉獻意識,以及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北京市海淀區西苑小學已持續開展了十多年的志愿活動,形成了“基于學校的志愿服務——校園志愿崗”“基于家庭的志愿服務——家庭成員志愿服務”“基于社會的志愿服務——校外‘公園講解’志愿服務”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開拓視野,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培養了學生樂于奉獻,敢于擔當責任的高尚情操。

  5.創新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在教育實踐中提煉而成又可應用于教育實踐的操作框架和典型樣式。新教育“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經過實驗區或實驗校廣大教師結合自身實際的探索,已經構建了多種模式。

  (1)新勞動教育模式。勞動教育在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新教育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例如浙江省東陽市外國語小學“智慧生態園”的“開心農場”開展的勞動技能科技創新、未來創業體驗、STEAM智造項目等活動,勞動教育別開生面,成為學生成長的一方樂園。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第三小學的“本草園”基地研發的基礎性、探究型、特色化、社團化的大勞動教育課程,產生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勞動育人效應。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肖曉梅老師帶領學校團隊開啟的致力于讓學生幸福、教師幸福的勞動教育探索之路,也頗具特色。一是確立目標,明晰勞動教育之道。基于“一粒種子,一個世界”的勞動教育理念,這個學校確立了“學生活知識、練生存技能、悟生命意義”的“三生”勞動教育目標。二是創編讀本,傳播勞動教育知識。學校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勞動教師,鼓勵教師積極進行“學科+勞動”融合課程,并集結了52位教師創編了13本勞動讀本,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感情并激發勞動創造的沖動。三是場域建設,拓展勞動教育空間。學校致力于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教合力”的“全過程、全學段、全方位”勞動教育場域建設。在學校,為學生創造“三館十園十坊”總計23個浸潤式勞動實踐空間,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在家庭,設置并實施家庭勞動教育課程和勞動任務清單,共計9個主題活動,通過家校合作,助推家庭場域勞動教育的落地實施。在社會,借助“家校成長共同體”“社會實踐”延展勞動教育空間,開設豐富多樣的活動實踐課程,實現公益勞動、志愿服務、社會研學與職業體驗。四是創建活動體系,夯實勞動教育根基。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并融合學科,開展了“家務體認”“植物認知”“廚藝實踐”“園林園藝”“農業生產”“工匠創意”六大主題的階梯式勞動實踐活動,使教育更具有時代性和針對性。此外,學校還利用“勞動周”開展安全規范、職業體驗、服務社會三大類型的常規性勞動教育。這些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教育拓展了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長度”“寬度”和“深度”,實現勞動育人,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2)游學模式。游學也叫“修學旅行”“研學旅行”或“教育旅行”。它的歷史源遠流長,孔子率領眾多學子周游列國,是早期游學教育實踐的雛形。國外的游學教育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游學教育在世界普及,成為常規教育活動,形成了自然教育、生活體驗、文化考察、交換學習等不同模式。

  新中國的中小學游學起初只有春游、秋游、參觀文化場館等相對簡單的形式,如今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2016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更加系統的游學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界全面推開。新教育實驗2018年4月成立了一個研發推進游學課程的專門機構——“新教育研學中心”。研學中心先后推出“這個夏天在北京”“一道研學,人文行走在成都”等研學線路。推出了“線上前置課程+實地體驗課程+拓展延伸課程”的研學模式。通過線上學習,線下行走,將學、研、讀、思、行結合,在玩中學習,在學中思考,在思中行走,在行中育人。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作為新教育全域參與最早的實驗區,一直在探索最適合的區域游學實踐路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區域模式。目前,全區建成14家區內研學旅行基地,投資1.6億建設泰州市唯一的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他們在四個方面實現游學的轉型升級:一是在研學旅行方面聚力課程化,實現從“吃喝玩樂”向“教旅融合”轉型升級;二是在基地建設方面,聚焦特色化,實現從“一走而過”向“沉浸體驗”轉型升級;三是在研學實踐方面突出專業化,實現從“景點介紹”向“學習指導”轉型升級;四是在基地影響方面追求擴大化,實現從“本客為主”向“外客為主”轉型升級。通過游學,建沒有圍墻的學校,享一路行走的風景,讓師生走進山水田園,多識鳥獸蟲魚,在生活中遇見更好的自己,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

  (3)“地球村”模式。從1998年起,江蘇海門東洲小學針對自然、社會、勞動、健康等學科內容重疊、交叉現象嚴重,特別是教育嚴重脫離生活導致種種問題等情況,進行了一項大膽而卓有成效的“地球村”模式探索,這是我國最早進行的綜合實踐課程實驗。

  學校打破年級藩籬、學科壁壘,對社會、自然、健康、勞動等課程中的相近或相同的課程內容進行重組,吸納最新科技成果和地方傳統文化,設計了一系列綜合性的研究主題,讓學生開展主題研究活動。同時,學校又在長江邊籌建了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為主題的“地球村”。地球村占地30畝,整合了各種可被利用的社會資源,主要分成學農、學軍、學科三大板塊,設置了科學試驗田、家畜飼養場、淡水養殖場、地方文化長廊等豐富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在自然中認識自然,在社會中感受社會,在勞動中體驗勞動,在研究中學會研究,充分體現“始于課堂,走出課堂,融入自然與社會”的教改思路。

  學校在課程設置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學科課程每節課的教學時間均由原先的40分鐘縮短為35分鐘,同時增設了2-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身心發展的廣闊時空,每個月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到“地球村”開展專題研究性學習。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學校充分利用村內現有資源,成立了花卉、養殖、垂釣等興趣小組,聘請了部分校外輔導員,在保證所有學生受到教育和鍛煉的同時,又使部分學生由此而“登堂入室”,充分發展他們的個性。

  2000年,學校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編印了《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用書——“地球村”》。2001年,學校教師在原先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完善,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加立體豐滿,最終形成了以“生活與社會”“生活與自我”“生活與科技”“生活與藝術”四大板塊構成的新校本課程體系,并于2002年6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參考用書《今日生活》。

  (4)“博物館”模式。博物館是課堂的有效延伸,課程的復合載體,研學的理想場所,成長的營養空間,能讓孩子觸摸真實的世界。因此我們主張通過博物館把大自然請進學校,讓孩子穿越歷史,走進社會。美術館、科技館等都可以參考借鑒博物館模式。

  2016年,溫州翔宇中學開始動建校內博物館,如今博物館群如群星璀璨,昆蟲館、貝殼館、燈謎館、創意館、科技館、書法館、生態館、植物館、音樂館、棋館、新生命教育館、甌江書院等不一而足。博物館群就是新教育體驗學習中心、未來學校實驗室,其目標是讓博物館成為快樂好玩的迷宮、生活體驗的社區、藝術享受的圣殿、研究探索的工場、建構學習的課堂、靈魂洗禮的圣殿、精神皈依的家園。

  課程化進一步讓博物館等“活”了起來。如昆蟲館建立了“昆蟲視界”課程群,通過課程實施,發揮博物館的知識建構、文化濡染、田野研究等作用。他們在甌江書院探索了一種新的學習模式,該模式包括果核紙媒、果核學園、果核Talks三大板塊。三大板塊深度互動,形成一個閉環。同時,紙媒、學園、Talks又以“果核通識課程”為整體支撐,用來保障系統的良性運轉和迭代升級。其中,果核紙媒是校園線上社區,果核學園是線下社群,每學期都有4—6個優質社團運作;果核Talks,則是學校的卓越口才年度系列活動,在高中、初中已經推進演講、辯論、主持人、脫口秀等活動。

  (5)主題綜合模式。這是寧波濱海教育集團研發的一種校本化綜合實踐課程。人文化、主題化、統整化、生活化、實踐化是其主要特征。它以馬克思新自然主義哲學為引領,充分發掘、優化古今中外田園文化資源,遵循相對集中、靈活安排、適當增加、主題引領、拓展空間、統合資源、豐富活動的原則,每學年組織兩大主題活動,三年一循環,形成六大系列,即童話文化系列,呵護本源思維;民俗文化系列,回味古老魔法;游戲文化系列,尋歸天然娛樂;親情文化系列,重建傳統倫理;生態文化系列,崇尚簡單生活;海洋文化系列,呼喚藍色文明。活動以德育為主導,從主題環境、主題閱讀、主題教學和主題活動四個板塊,打破學校與社會、學科與學科、知識與經驗、網絡與現實等邊界,開展多層次、超時空、全領域綜合活動,促進STREAMS(科學、技術、工程、閱讀與寫作、藝術、數學與道德、社會實踐)的有機融合,把兒童帶進自然、現實、歷史與文化的生活世界“灌木林”,發揮主題明確、情感伴隨、兒童自主、角色眾多、場景轉換、活動連續、綜合協調等優勢,讓學子汲取生命滋養,盡顯生命靈性,壯大生命力量,磨礪生命意志,提升生命智慧,領悟生命價值,培養綜合素養。

  6.優化行動評價

  在優化行動評價的操作上,要注意做到四“性”。

  (1)評價目的導向性。“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目的是打開校門,接觸、感受、體驗、認識自然、生活和社會的豐富多樣,幫助孩子形成更廣的視野和更深的認知,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責任和價值,形成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身價值的品質和能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奠定基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評價必須堅持以此為目的,以此為導向。

  (2)評價主體多元性。新教育倡導師生、父母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共同成長。學生、教師、父母都是教育生活的主體,也是教育生活評價的主體,“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也是如此,學生、教師、父母都是參與評價的主體。他們在行動中既自我評價,又相互評價,彼此潤澤,共同成長。

  在評價的過程中,新教育特別注重師生、父母自我的反思性評價。比如在晨誦、午讀、暮省中,暮省是師生對自己生活經驗的整理、反思與豐富。日常的暮省反思,在“聆聽窗外聲音”的行動中發揮著自我評價的功能。

  (3)評價實施過程性。“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評價關注的是對行動過程中學生的態度、行為、效果等進行動態的評價。凡是積極的、有價值的態度、行為、效果,都應得到肯定,消極的、不利的表現都應得到及時的反饋和正向的引領。在評價過程中,一般需要設計評價圖表,作為展示行動過程的評價工具,包括質性的、描述性的、展示性的評價手段,提高評價的效能。

  (4)評價結果增值性。評價并非單一的診斷,更是為了激勵、促進和增值。“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增值性評價,要淡化橫向的比較,避免“內卷”現象,重點關注學生個體的縱向發展,讓學生參與評價,自己和自己比,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

  在具體操作上,不少學校設計了《窗外聲音課程積分記錄手冊》,學生積分達到一定的數值,即在課程結束慶典或期末慶典中,頒發課程結業證書。這種手冊不僅及時記錄學生參與“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時間、地點、內容,還結合暮省反思,記錄參與過程中的成長體驗,引領學生自我診斷,體驗進步。

  江蘇泗陽經濟開發區學校研學旅行課程探索了三級評價機制:一是同伴交流,通過學伴交流,關鍵事件復述,展示讀行樂趣;二是班級匯報,通過畫見聞、寫感受、說經歷、演趣事,展示讀行過程;三是學校展示,通過靜態展示、動態呈現的方式,展示讀行收獲。三級評價都指向研學成果。如學生提交的研學手冊、電子作業、手工制品等都作為評價的依據。教師從作品的完整性、創新性、實用性等方面進行評價,了解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的學習成果。三級評價又都指向研學過程。關注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參與度、安全意識、文明禮儀、專注度等。通過觀察、記錄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的行為表現,以及學生的自評和互評,來全面評價學生的研學過程。這種評價機制較好地體現了評價目的的導向性、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實施的過程性和評價結果的增值性。

  我們欣逢一個偉大的時代,正昂首闊步于通往美好未來的征程。感受時代的強勁脈搏,傾聽社會的澎湃潮聲,我們壯懷激烈;構建教育新生態,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我們責無旁貸。

  讓我們以此次年會為契機,進一步打開教室的門窗,讓生活的聲音回蕩校園,讓師生的耳朵傾聽整個世界。在回歸生活世界的教育中, 新教育人所追求的“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將成為并不遙遠的現實。

  (本文節選自作者在2024年新教育實驗研討會上的主題報告) 

責任編輯:湯雯

回歸生活世界
——新教育實驗“聆聽窗外聲音”的理論與實踐
發布時間:2024-07-31   
來       源:江蘇教育報  
作       者:

  ■ 朱永新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大國戰略博弈與我國現代化新征程相互交織。“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死讀考試書”的教育模式,早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承載著民族振興、社會進步使命的教育,迫切需要每一所學校“開窗放入大江來”,讓校園里的每一個生命都能聆聽窗外聲音,讓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更加自信從容地融入多彩多元的世界和高度不確定的未來。

  一、“聆聽窗外聲音”的內涵與特質 

  (一)“聆聽窗外聲音”的內涵

  作為新教育實驗的一種獨特的話語,“聆聽窗外聲音”是一種富有詩意和象征意義的隱喻。

  “窗內”指相對單一的學校主體和正規學校教育。“窗外聲音”指學校教育之外具有教育價值的生活世界。簡單地說,“窗內”與“窗外”的關系就是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等的關系。

  “聆聽”是相對于“觀看”而言,長期以來人們都把“觀看”(讀書)作為獲得知識、把握真理的主要通道,更信賴視覺把握世界的可靠性。事實上,“聆聽”對于深刻地理解他人、了解社會、感受生活、認識世界、把握真理,具有同樣至關重要的意義。

  “聆聽窗外聲音”,實際上揭示了教育的基本問題。新教育深信,要實現教育的理想追求,就必須重新認識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關系。讓教育回歸生活世界,讓師生參與社會生活、關注人類命運,應當成為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使命。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生活哲學原理,我們將人的生活世界分為三重世界:物質生活世界、社會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活世界。三個世界對應生命的三重維度:自然生命的長度,社會生命的寬度,精神生命的高度。人生是否幸福完整,取決于他能否走進三重生活世界,能否最大限度地延展與增加生命長、寬、高的容量。

  新教育倡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旨在全面應答物質生活、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等的召喚與挑戰,締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基本內涵為:

  “聆聽窗外聲音”,就是要打破教育與生活的藩籬,讓教育回歸生活,讓生活賦能教育,實現“窗內”與“窗外”的融通和互動,共同促進師生的健康成長;

  “聆聽窗外聲音”,就是要聆聽窗外的“天籟、地籟、人籟”,聆聽窗外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聆聽歷史的回聲、時代的強音、未來的召喚;

  “聆聽窗外聲音”,不是單一傾聽,而是多維對話,與自然對話,與社會對話,與網絡對話,與大師對話,實現心靈的深度共鳴與精神的高度升華;

  “聆聽窗外聲音”,不是單純地認識生活世界,而是走向色彩斑斕的大自然,投身如火如荼的生活,參與充滿創造的實踐,書寫改造現實和自我的生命傳奇。

  20多年前,新教育實驗在啟動之初就把“聆聽窗外聲音”列入行動規劃,并初步界定“聆聽窗外聲音”的概念內涵。早期,新教育實驗只是倡導學校把政府領導、專家學者、作家、科學家、英雄模范、能工巧匠、行業代表請進來,讓孩子們在中小學階段至少聽滿100場報告,從小就能受到榜樣的引領和鼓舞。

  經過20多年的探索,“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內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我們依據生動的實踐樣本和豐富的理論探究,對這一行動內涵進行重新界定:

  “聆聽窗外聲音”,是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核心理念為引領,以實現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和諧共生為目標,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基本路徑和豐富多彩的方法,充分拓展和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師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放眼世界,開闊視野、拓展思維、陶冶人格,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形成適應未來多元化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素養,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二)“聆聽窗外聲音”的特質

  1.生活性

  “生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概念。馬克思曾用“生活”“社會”“社會生活”“日常生活”“能動的生活過程”“現實生活過程”“現存世界”“環境”等概念來闡釋他對生活世界的理解,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

  首先,馬克思闡述了生活世界的兩個基本維度。第一個維度是人與自然的對象關系,第二個維度是人與人的社會關系。這兩個維度相互交織,共同影響自然、社會和人的發展。在兩個維度中,社會關系構成的社會生活是根本性、決定性的。從這個意義講,生活在本質上是社會的生活。回歸生活世界,“聆聽窗外聲音”,從根本上講,就是要通過豐富的活動建立人與自然之間全面的對象關系、人與人之間全面的社會關系,在人化的自然環境和自然和諧的社會環境中促進兒童的全面成長。

  其次,馬克思揭示了生活視域下人的全面發展圖景。在馬克思看來,社會生活與人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之中,人的發展要經歷從“人的依賴關系”“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以及“全面發展”的“自由個性”三大階段。新教育實驗倡導回歸生活世界,“聆聽窗外聲音”,旨在“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正是以馬克思生活哲學語境下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為根本依據的。

  2.實踐性

  “聆聽窗外聲音”的生活性特質,本身就決定了它的實踐性。馬克思曾指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的本質是交往,交往的本質是對話。“聆聽窗外聲音”就是讓師生在實踐活動中,與生活世界、自然、他人、社會、家庭、網絡等建立一種交往和對話關系,彰顯人的存在意義與生命價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和成長。

  馬克思的實踐哲學,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高度重視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因此,從根本的意義上講,教育與生活的結合就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的結合,它理所當然地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基本方法。同時應該強調,馬克思所講的勞動實踐,是針對“異化勞動”提出的“自由勞動”。因此,“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中的新勞動教育必須站在馬克思“自由勞動”思想的高度,最大限度地發掘、豐富勞動的自由內涵,教育兒童在勞動中不僅運用肉體的力量,而且發揮精神的力量;不僅表現出對自然的理性知解,而且表現出對勞動的道德覺悟、審美創造和自由樂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勞動實踐的品質。

  3.開放性

  相對于“窗外”,“窗內”的制度化教育體現圍墻內學校這一“單一主體”的形式化、正規化、閉環式,體現了杜威所說的正規教育的“簡化”“凈化”和“平衡化”特征,但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學習的程序化、抽象化、間接化和單一化。在這樣的系統里,由于缺乏與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和能量轉換,教育會失去活力。

  再從教育空間的歷史維度看,古代教育由于和生活世界分離對峙,它的空間是相對狹小的。隨著社會的變遷,學校與生活世界的融入程度越來越高,教育空間也在不斷擴大。尤其是進入20世紀以來,人們對教育空間的認識由傳統的“封閉式”教育空間向“開放式”教育空間轉變,學校越來越成為 “沒有圍墻的學校”,學校建筑也越來越融入自然,出現了田園學校、山谷學校、綠色學校、生態學校……學校教育活動從教室走向校園、從校園走向田野、社區乃至更加廣闊的世界,從物理世界走向網絡世界。這是教育空間不可逆轉的歷史變化。“聆聽窗外聲音”行動正體現并遵循了開放性原理。

  4.綜合性

  生活世界和生活實踐本身是綜合的。生活世界是一面多棱鏡,折射出世界的紛繁復雜,千姿百態,生活實踐同樣如此,常常涉及多個領域的相互交織,多種知識、經驗、心理和技術因素的綜合運用。所以,指向生活與實踐的“聆聽窗外聲音”行動大多采用跨學科、跨領域、多視角、多聯結的綜合學習和綜合實踐的課程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帶入生活世界和生活實踐的“灌木林”,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素養的綜合發展、整體發展、全面發展。

  二、“聆聽窗外聲音”的背景與緣由 

  (一)“聆聽窗外聲音”提出的背景

  隨著社會的急速發展,教育與生活已經在更高階梯上呈現出一體化的趨勢,如教育與社會的一體化,教育與世界的一體化,教育與個體生命自身全程的一體化,如此等等,但教育遠離乃至背離生活的種種病癥依舊沒有根除,書本至上、知識至上、學科至上、科技至上的教育,導致兒童生活的諸多缺失。

  1.身心體驗的匱乏

  脫離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無法觸摸時代的脈搏和召喚,會導致兒童心靈體驗的荒蕪和價值理念的坍塌,成為喪失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喪失信念和理想的人。

  2.經驗視界的偏狹

  學校如果以擁有掌握人類的書本文化的優勢自居,以將兒童禁錮于它所營造的狹窄的書本文化天地中為榮,教育者就會成為負面意義上的“掘井”人,校園就成為遮蔽大千世界的“坎井”,學校就必然培養大量“坎井之蛙”。長期以來,一些學校教育實行極端狹隘的功利主義的應試教育,學生處于與世隔絕的封閉狀態,對社會幾乎一無所知,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屈從知識的書呆子和盲從權威的奴隸,絕不可能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自由活動的萎縮

  盡管兒童在課堂、校園的學習也可以展現自己的活動天性,但書本文化主導的制度化學習對兒童的自由活動畢竟是有限制的,課外、校外的生活環境與生活實踐應成為兒童自由活動的廣闊舞臺。在書本至上、應試教育的條件下,兒童的活動沖動難以最大限度得到滿足。缺乏了自由而豐富的活動,兒童的發展空間就顯得狹窄而壓抑,其素質的全面提升也就難以保障。

  4.創造角色的缺席

  當代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無一例外地使所有學生的創造潛能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但是,創造只有在生機勃勃的生活體驗中才可能實現。令人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學校教育片面理解“打基礎”的內涵,漠視甚至壓抑兒童的創造天性,嚴重阻礙了整個民族創新力的提高。

  凡此種種,令人擔憂,因此亟待脫胎換骨式的教育變革。我們的教育需要回歸生活這一教育的原點,這個原點也是兒童生命世界的誕生地。

  (二)“聆聽窗外聲音”提出的緣由

  1.“聆聽窗外聲音”是新教育人深刻反思我國基礎教育現狀的一種主動探索

  我們之所以倡導“聆聽窗外聲音”,是因為有些學校用有形無形的圍墻,把師生阻隔在如火如荼的社會生活之外,關起門來實行封閉式教育,導致師生與現實社會脫節,讓學生在日復一日的刷題模式中,消耗了生命的靈氣,變成了社會生活的“陌生人”。“聆聽窗外聲音”旨在打破傳統學校教育與生活實踐之間的壁壘,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

  2.“聆聽窗外聲音”是新教育人深度關懷師生教育生活訴求的一種真切回應

  新教育的質量觀,不僅關注學業質量,更關注整個生命的發展質量。美好的教育要給師生盡可能多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寬廣的世界,帶領他們超越圍墻,進入生氣勃勃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讓師生過上精神豐富、意義豐盈的教育生活。

  3.“聆聽窗外聲音”是新教育人精準把握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需求的一種積極作為

  如果學校關門辦學,師生就會孤陋寡聞。如果教師缺乏人生閱歷,就難以成為孩子心中的榜樣,就難以點燃孩子的人生激情。新教育認為,學校的格局有多大,未來孩子們的胸懷就有多大。學校里看到的世界有多大,未來孩子們的發展空間就有多大。有多少英雄偉人到學校訪問過、演講過、交流過,就有多少英雄偉人的優秀品質扎根于孩子們心中。

  4.“聆聽窗外聲音”是新教育人全面考察中外教育發展史后的一種自覺傳承

  “聆聽窗外聲音”,說到底就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教育與生活的融通與統一。從率領一眾弟子周游列國,在社會實踐中考察學習的孔子,到題寫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明末思想家顧憲成,再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重要思想……古今中外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值得創造轉換的思想財富。“聆聽窗外聲音”吸收中國文化語境中的生活教育傳統和西方新教育運動的教育理念,借鑒現象學哲學的“生活世界”觀念,尤其是依據馬克思主義的新生活哲學思想,構建指向幸福完整的“新生活教育”。

  三、“聆聽窗外聲音”的價值與意義 

  作為新教育的十大行動之一,“聆聽窗外聲音”不是簡單地開展一些“走出去”“請進來”的活動,也不是簡單地增加見識、開闊視野,而是具有更獨特更豐富的教育價值與意義。

  (一)“聆聽窗外聲音”,是成全個體生命的根基

  “聆聽窗外聲音”,對于成全個體的生命至關重要。生活世界是生命存在的家園,是社會存在展示的舞臺,也是人的自我生成、發展的根基。

  今天,“聆聽窗外聲音”,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尤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社會環境日益多元化,各種因素如社會風氣、社會環境、社會輿論及各種媒體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探索、融入外部世界、現實生活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卻又不能很好地分清良莠,所以,只有讓他們廣泛地接觸生活、開闊眼界,才能幫助他們正確看待自我、他人、社會,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順利完成學校階段社會化和人格修煉的任務,形成更為健全成熟的人格。

  (二)“聆聽窗外聲音”,是建構知識經驗的源泉

  “聆聽窗外聲音”,對于知識的習得、鞏固、轉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源泉作用。書本知識雖然具有自身的邏輯結構和系統,但它從根本上而言,又是生活世界和生活實踐的沉淀物與結晶體。每門知識都不是單純的符號體系、概念體系,它們的建構都凝聚著來自實踐探索、社會協同、文化積淀、歷史發展等的深刻印記,因此挖掘知識背后的這些印記,可以使接受與內化的知識富有更加鮮活的生命力量,更加厚重的文化內涵。

  “聆聽窗外聲音”,意味著接受來自不同領域、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信息和觀點,這樣的過程能夠打破個體原有的思維框架,拓寬認知的邊界,使個體能夠更全面地理解世界。

  (三)“聆聽窗外聲音”,是改進學校教育的動力

  我國改革開放帶來了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但也產生了片面追求升學率等問題。為順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新教育實驗倡導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聆聽窗外聲音”對于解決關門式封閉教育帶來的問題,吸納利用、優化整合社會生活中豐富的教育資源,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還給師生,具有深遠的意義。

  (四)“聆聽窗外聲音”,是開闊民族胸襟的需要

  “聆聽窗外聲音”,也為開闊一個民族的精神胸襟創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封閉、狹隘的學校培養不了氣度不凡的學生,更造就不了海納百川、胸懷天下的民族。在一個社會關系日益廣泛的開放時代,我們需要通過“聆聽窗外聲音”接觸并理解來自不同文化的觀點和生活方式,從而搭建起溝通的橋梁,跨越文化的鴻溝,克服狹隘的民族主義意識,培養適應這個時代并能推動這個時代前進的理性平和、民胞物與、底蘊豐贍、心胸開闊、面向世界、大氣博愛、文明高尚的大國公民。

  (五)聆聽窗外聲音,是培養地球公民的應然

  “聆聽窗外聲音”,也是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訴求。一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要遵守關于個體的道德操守;又是一個共同體(機構、國家、民族)的成員,要遵守共同體的規則,具有愛國主義的情懷等;同時,他還是人類的一分子,“人類作為全球共同體”這才是最高利益,沒有這樣的最高利益,就沒有前面兩者的利益。法國思想家莫蘭提出,教育界要有這樣的最高利益的覺醒,幫助學生形成“地球是我們共同的祖國”的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中國政府提出的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正是從整個地球、整個人類的立場出發的。各國有責任共同呵護地球的安全、守護人類的未來,立足人類社會共同利益進行決策,站在全球視野上分析問題、采取行動。

  四、“聆聽窗外聲音”的原則與方法 

  (一)“聆聽窗外聲音”的基本原則

  1.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重視“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價值引領。價值是行為選擇的依據,引導兒童價值成長、提升生命質量是“聆聽窗外聲音”的核心追求,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首要原則。“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中的價值引領,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價值導向,同時充分吸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價值和人類的基本價值。在“聆聽窗外聲音”的行動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價值辨別與選擇,以深化社會規則體驗、國家認同、文化自信,體悟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民族復興,國家發展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系,增強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國際視野。

  2.體驗性原則

  首先,體驗性原則突出“聆聽窗外聲音”的實踐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投身社會實踐”被提高到與書本知識學習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把學生的“社會參與”作為三大關鍵能力之一,把“實踐創新”作為六大核心素養之一,提出了未來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體驗就是一種身體力行的實踐,“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便是真正的體驗性學習。

  其次,體驗性原則強化“聆聽窗外聲音”的感受性。

  師生在實踐活動中可以獲得不同于課堂教學中的感受:

  (1)這樣的感受是對生活世界整體多元的“切身體察”,這是由生活世界的整體多元的特性決定的。因此,在生活教育中開展博物學習、田野考察、游學教育等活動,對于幫助學生積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豐富感知經驗十分有益,它對學生以后適應生活具有很大的遷移作用;

  (2)這樣的感受是與自由想象相結合的感知,哪怕是一塊石頭、一個玩具、一件舊衣、一堆廢墟、一道風景……也能觸發無盡的想象,“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中的想象力、創造力的激活和培育是至關重要的;

  (3)這樣的感受是與情感、理解相交織的感知。在“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中要特別注重在景觀欣賞、古跡覽勝、項目考察、職業體驗等活動過程中強化學生的情境記憶和情緒記憶,這樣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發展不局限于情感本身,它對感受、理解的促進作用也顯而易見,經過長期的生活體驗和實踐磨礪,感覺甚至可以被直接升華為理性認識,產生我們常說的思維乃至思想的“頓悟”。

  3.動態性原則

  動態性原則告訴我們,“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不應片面追求和效法學校課程的系統設計,而應當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因地、因人、因時、因事制宜地靈活選擇教育場所,設計教育課程,開展教育活動。

  當然,彈性化、多樣化設計并非任其自流,活動必須精心計劃、充分準備、周密組織、有序安排、合理指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需要在學校主導下,鼓勵家庭、社會所有參與者協同努力,達成共識。

  4.參與性原則

  “聆聽窗外聲音”需要尊重兒童在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激勵兒童積極參與,引領他們親近自然,接觸社會,自主實踐,合作探究,強化體驗,拓展視野,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主體參與主要有3個要求:情感參與、行動參與和思維參與。情感參與是動力。要明確行動的目的,設計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以趣味吸引兒童參與,并豐富、升華兒童的情感體驗。行動參與是主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主體是兒童,當師生共處于生活世界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天性得到更大程度的釋放,自己則“退居”為伙伴、輔佐者、參與者、服務者和共同促進者。最后,思維參與是核心。所有的思維本質上都是對話。“聆聽窗外聲音”是人與外在世界的一種對話,而對話的展開則意味著學習的真正發生。

  5.均衡性原則

  遵循均衡性原則,首先要著力解決應試教育下課堂教學擠兌、侵占甚至取代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生活體驗而導致“窗內”“窗外”教育嚴重失衡的問題。其次,要以基礎教育促進兒童素質全面發展的總體目標為引領,扎扎實實將新教育“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核心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再次,要保持“窗內”與“窗外”教育的各自特點,彼此交相輝映,各美其美。最后,在處理“窗內”和“窗外”的關系時,我們應當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學校的教育實際,扎根地域的文化土壤,建立教育空間動態的連續統一體。

  (二)“聆聽窗外聲音”的主要方法

  許多新教育實驗區和實驗學校在“聆聽窗外聲音”的實踐中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行動路徑與方法,這里簡要介紹如下。

  1.構建協同機制

  協同機制指學校、家庭、政府、社區多方教育力量相互合作,協同發力。“聆聽窗外聲音”行動需要來自學校、家庭、社會、政府的協同努力,及時化解分歧和沖突,共同擔負起學生成人成才的重要責任。在所有的參與者中,學校應發揮校長、教師、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和責任擔當,鼓勵其成為孩子成長的引領者、教育者,學生家長的輔佐者、指導者,社區教育力量的協調者、整合者。

  2.堅持融合推進

  “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要與國家課程的實施緊密融合。

  要挖掘國家課程中“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元素,在國家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推進“聆聽窗外聲音”的行動,通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強化國家課程的實施。義務教育教科書中的許多內容體現了“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元素,教師要善于調整教材、拓展教材,讓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文字性課程資源和非文字性課程資源、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等大量資源都進入課堂,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中,每個教師都應成為學生瞭望世界的一扇窗,努力讓教科書成為自己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透過這扇窗,孩子們能夠看見五彩斑斕的外在世界,也能看見豐富多彩的內在世界。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第四中學將“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融合在日常的物理教學中,引領孩子在詩詞民俗中感受物理,從名家事跡中看見物理,于科技發展前沿成果中體悟物理學科的價值,激發孩子們熱愛國家、獻身科學的壯志豪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北京路小學在時間知識的教學時,邀請父母給孩子們講公歷;引領孩子們去大龍湖邊觀察月相;走向田間地頭,向農民伯伯了解節氣與農事;走進徐州博物館,感受歷史滄桑;設計校歷,記錄成長軌跡……知識的教學成為打開學生視野的一個契機,“窗外”資源源源不斷地滲入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此外,“聆聽窗外聲音”行動還要與新教育其他行動的推進密切融合。

  新教育行動項目在內涵上并沒有統一的分類標準,在外延上彼此間也存在著交叉、相容的關系。要將“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元素很自然地體現在其他行動之中,堅持融合推進,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如在“營造書香校園”行動中,邀請作家進校園、故事爸爸進課堂;在“培養卓越口才”行動中,小導游、小記者、時事新聞發布會等都是很好的做法;在“研發卓越課程”行動中,進行綜合性、研究性、項目式學習;在“新藝術教育”行動中,讓非遺進校園等做法,也頗有成效。

  3.搭建工作平臺

  (1)搭建共同體平臺。共同體平臺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過程中,參與人因為某一個項目、某一個任務,或者共同的興趣、意向,而形成的一種專業發展共同體。如江西省定南縣第三小學的客家文化研究項目組、河北省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小學的新父母講師團,各新教育學校普遍組建的家校合作委員會等,都屬于共同體平臺。

  (2)搭建資源平臺。新教育倡導讓校園成為匯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讓師生聚集在偉大事物周圍。這里的“美好事物”“偉大事物”都是指課程資源。搭建資源平臺首先要把校內課程資源中心、課程基礎建好、用好,要圍繞一個又一個學科、項目、主題,并借助現代科技,用文字、表格、音像等手段,集聚校內校外、國內國外、線上線下的豐富資源。各資源中心要有專人負責,定期組織師生借助平臺開展綜合性、實踐性、探究性、體驗性學習活動。翔宇教育集團在博物場館的資源平臺建設上做了探索,形成了獨特的場館辦學教育模式。

  我國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青少年校外學習活動基地的建設,各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設施、校外活動場所、專題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美術館、音樂廳等,都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重要平臺。新教育學校要充分利用好區域內外的各種資源平臺,主動聯系,定期組織學生前往參觀學習,開展活動。

  (3)搭建活動平臺。活動平臺分為兩類:一類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本身的活動,如英模報告會、作家面對面、研學旅行、社會熱點調查等活動;一類是學校、區域“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展示研討活動,這類活動的組織旨在交流“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策略和成效,總結行動經驗,研討改進措施。

  4.豐富活動形式

  (1)“請進來”,引進優質教育資源。“請進來”,最傳統的是舉辦報告會,把優秀校友、英雄模范以及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請進學校為孩子作報告。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請進來”的形式又有了新的發展,交叉學科的課程教師、社團課的輔導教師等,把“請進來”的范圍與價值進一步放大了。

  如江蘇省南京市第一中學開設“院士1課堂”,每月邀請院士科學家來校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截至目前,“院士1課堂”已經舉辦了30期,數萬人次學生線上線下聆聽參與,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作為“新科創”特色學校,福建省廈門市新教育學校成立了新童少年科學院,邀請科學大咖進校開設講座,聘請科創教育專家常建強老師駐校指導。

  (2)“走出去”,擁抱廣闊生活世界。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世界即課程。組織、帶領孩子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更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重要路徑。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非常具體、清晰地明確了中小學生“走出去”的內容和形式。

  “走出去”的傳統做法是組織孩子們走出校門,參觀考察、采訪調查、志愿服務、勞動實踐、研究性項目式學習等。山西省臨猗縣貴戚坊小學以“和美鄉村”為教材,引領學生打開社會這本大書,感受家鄉的變化,代言家鄉的美景,親近家鄉特產、走訪家鄉模范,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種子。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留村小學從學校主題文化——“郵”文化出發,推開校門,引進窗外聲音,引領孩子們品郵味、講郵學、展郵票、享郵事、點亮郵征程,促進學科知識與生活實踐的深度融合,實現窗外聲音與學生發展的同頻共振。四川省宜賓市敘府實驗小學依托宜賓豐富的自然、歷史、文化、科技資源,分讀館藏、品美食、學榜樣、傳技藝、觀生態和訪科技六大板塊,一個年級一個主題,推進研學旅行,引領孩子親近鄉土人文,增強對家鄉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點燃他們朝向“詩與遠方”的美麗夢想。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清英外國語學校的“跟著爸爸媽媽去上班”活動也是“走出去”的成功探索。學生們跟著爸爸媽媽走進他們的工作場景,體驗不同職業的特點,感受爸爸媽媽工作的辛勞,增加了親子感情,也豐富了學習生活。

  自《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發布以來,廣大新教育實驗區域、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自然類、歷史類、地理類、科技類、人文類、體驗類等多種類型的研學旅行活動,積累了經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部分有條件的學校還把研學旅行拓展到了境外、國外,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理解力乃至國際理解能力。

  志愿服務也是“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一種形式。志愿服務是指在不求回報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促進社會進步而自愿付出個人時間及精力所做出的服務工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公益意識、奉獻意識,以及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北京市海淀區西苑小學已持續開展了十多年的志愿活動,形成了“基于學校的志愿服務——校園志愿崗”“基于家庭的志愿服務——家庭成員志愿服務”“基于社會的志愿服務——校外‘公園講解’志愿服務”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開拓視野,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培養了學生樂于奉獻,敢于擔當責任的高尚情操。

  5.創新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在教育實踐中提煉而成又可應用于教育實踐的操作框架和典型樣式。新教育“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經過實驗區或實驗校廣大教師結合自身實際的探索,已經構建了多種模式。

  (1)新勞動教育模式。勞動教育在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新教育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例如浙江省東陽市外國語小學“智慧生態園”的“開心農場”開展的勞動技能科技創新、未來創業體驗、STEAM智造項目等活動,勞動教育別開生面,成為學生成長的一方樂園。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第三小學的“本草園”基地研發的基礎性、探究型、特色化、社團化的大勞動教育課程,產生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勞動育人效應。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肖曉梅老師帶領學校團隊開啟的致力于讓學生幸福、教師幸福的勞動教育探索之路,也頗具特色。一是確立目標,明晰勞動教育之道。基于“一粒種子,一個世界”的勞動教育理念,這個學校確立了“學生活知識、練生存技能、悟生命意義”的“三生”勞動教育目標。二是創編讀本,傳播勞動教育知識。學校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勞動教師,鼓勵教師積極進行“學科+勞動”融合課程,并集結了52位教師創編了13本勞動讀本,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感情并激發勞動創造的沖動。三是場域建設,拓展勞動教育空間。學校致力于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教合力”的“全過程、全學段、全方位”勞動教育場域建設。在學校,為學生創造“三館十園十坊”總計23個浸潤式勞動實踐空間,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在家庭,設置并實施家庭勞動教育課程和勞動任務清單,共計9個主題活動,通過家校合作,助推家庭場域勞動教育的落地實施。在社會,借助“家校成長共同體”“社會實踐”延展勞動教育空間,開設豐富多樣的活動實踐課程,實現公益勞動、志愿服務、社會研學與職業體驗。四是創建活動體系,夯實勞動教育根基。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并融合學科,開展了“家務體認”“植物認知”“廚藝實踐”“園林園藝”“農業生產”“工匠創意”六大主題的階梯式勞動實踐活動,使教育更具有時代性和針對性。此外,學校還利用“勞動周”開展安全規范、職業體驗、服務社會三大類型的常規性勞動教育。這些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教育拓展了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長度”“寬度”和“深度”,實現勞動育人,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2)游學模式。游學也叫“修學旅行”“研學旅行”或“教育旅行”。它的歷史源遠流長,孔子率領眾多學子周游列國,是早期游學教育實踐的雛形。國外的游學教育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游學教育在世界普及,成為常規教育活動,形成了自然教育、生活體驗、文化考察、交換學習等不同模式。

  新中國的中小學游學起初只有春游、秋游、參觀文化場館等相對簡單的形式,如今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2016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更加系統的游學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界全面推開。新教育實驗2018年4月成立了一個研發推進游學課程的專門機構——“新教育研學中心”。研學中心先后推出“這個夏天在北京”“一道研學,人文行走在成都”等研學線路。推出了“線上前置課程+實地體驗課程+拓展延伸課程”的研學模式。通過線上學習,線下行走,將學、研、讀、思、行結合,在玩中學習,在學中思考,在思中行走,在行中育人。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作為新教育全域參與最早的實驗區,一直在探索最適合的區域游學實踐路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區域模式。目前,全區建成14家區內研學旅行基地,投資1.6億建設泰州市唯一的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他們在四個方面實現游學的轉型升級:一是在研學旅行方面聚力課程化,實現從“吃喝玩樂”向“教旅融合”轉型升級;二是在基地建設方面,聚焦特色化,實現從“一走而過”向“沉浸體驗”轉型升級;三是在研學實踐方面突出專業化,實現從“景點介紹”向“學習指導”轉型升級;四是在基地影響方面追求擴大化,實現從“本客為主”向“外客為主”轉型升級。通過游學,建沒有圍墻的學校,享一路行走的風景,讓師生走進山水田園,多識鳥獸蟲魚,在生活中遇見更好的自己,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

  (3)“地球村”模式。從1998年起,江蘇海門東洲小學針對自然、社會、勞動、健康等學科內容重疊、交叉現象嚴重,特別是教育嚴重脫離生活導致種種問題等情況,進行了一項大膽而卓有成效的“地球村”模式探索,這是我國最早進行的綜合實踐課程實驗。

  學校打破年級藩籬、學科壁壘,對社會、自然、健康、勞動等課程中的相近或相同的課程內容進行重組,吸納最新科技成果和地方傳統文化,設計了一系列綜合性的研究主題,讓學生開展主題研究活動。同時,學校又在長江邊籌建了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為主題的“地球村”。地球村占地30畝,整合了各種可被利用的社會資源,主要分成學農、學軍、學科三大板塊,設置了科學試驗田、家畜飼養場、淡水養殖場、地方文化長廊等豐富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在自然中認識自然,在社會中感受社會,在勞動中體驗勞動,在研究中學會研究,充分體現“始于課堂,走出課堂,融入自然與社會”的教改思路。

  學校在課程設置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學科課程每節課的教學時間均由原先的40分鐘縮短為35分鐘,同時增設了2-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身心發展的廣闊時空,每個月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到“地球村”開展專題研究性學習。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學校充分利用村內現有資源,成立了花卉、養殖、垂釣等興趣小組,聘請了部分校外輔導員,在保證所有學生受到教育和鍛煉的同時,又使部分學生由此而“登堂入室”,充分發展他們的個性。

  2000年,學校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編印了《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用書——“地球村”》。2001年,學校教師在原先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完善,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加立體豐滿,最終形成了以“生活與社會”“生活與自我”“生活與科技”“生活與藝術”四大板塊構成的新校本課程體系,并于2002年6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參考用書《今日生活》。

  (4)“博物館”模式。博物館是課堂的有效延伸,課程的復合載體,研學的理想場所,成長的營養空間,能讓孩子觸摸真實的世界。因此我們主張通過博物館把大自然請進學校,讓孩子穿越歷史,走進社會。美術館、科技館等都可以參考借鑒博物館模式。

  2016年,溫州翔宇中學開始動建校內博物館,如今博物館群如群星璀璨,昆蟲館、貝殼館、燈謎館、創意館、科技館、書法館、生態館、植物館、音樂館、棋館、新生命教育館、甌江書院等不一而足。博物館群就是新教育體驗學習中心、未來學校實驗室,其目標是讓博物館成為快樂好玩的迷宮、生活體驗的社區、藝術享受的圣殿、研究探索的工場、建構學習的課堂、靈魂洗禮的圣殿、精神皈依的家園。

  課程化進一步讓博物館等“活”了起來。如昆蟲館建立了“昆蟲視界”課程群,通過課程實施,發揮博物館的知識建構、文化濡染、田野研究等作用。他們在甌江書院探索了一種新的學習模式,該模式包括果核紙媒、果核學園、果核Talks三大板塊。三大板塊深度互動,形成一個閉環。同時,紙媒、學園、Talks又以“果核通識課程”為整體支撐,用來保障系統的良性運轉和迭代升級。其中,果核紙媒是校園線上社區,果核學園是線下社群,每學期都有4—6個優質社團運作;果核Talks,則是學校的卓越口才年度系列活動,在高中、初中已經推進演講、辯論、主持人、脫口秀等活動。

  (5)主題綜合模式。這是寧波濱海教育集團研發的一種校本化綜合實踐課程。人文化、主題化、統整化、生活化、實踐化是其主要特征。它以馬克思新自然主義哲學為引領,充分發掘、優化古今中外田園文化資源,遵循相對集中、靈活安排、適當增加、主題引領、拓展空間、統合資源、豐富活動的原則,每學年組織兩大主題活動,三年一循環,形成六大系列,即童話文化系列,呵護本源思維;民俗文化系列,回味古老魔法;游戲文化系列,尋歸天然娛樂;親情文化系列,重建傳統倫理;生態文化系列,崇尚簡單生活;海洋文化系列,呼喚藍色文明。活動以德育為主導,從主題環境、主題閱讀、主題教學和主題活動四個板塊,打破學校與社會、學科與學科、知識與經驗、網絡與現實等邊界,開展多層次、超時空、全領域綜合活動,促進STREAMS(科學、技術、工程、閱讀與寫作、藝術、數學與道德、社會實踐)的有機融合,把兒童帶進自然、現實、歷史與文化的生活世界“灌木林”,發揮主題明確、情感伴隨、兒童自主、角色眾多、場景轉換、活動連續、綜合協調等優勢,讓學子汲取生命滋養,盡顯生命靈性,壯大生命力量,磨礪生命意志,提升生命智慧,領悟生命價值,培養綜合素養。

  6.優化行動評價

  在優化行動評價的操作上,要注意做到四“性”。

  (1)評價目的導向性。“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目的是打開校門,接觸、感受、體驗、認識自然、生活和社會的豐富多樣,幫助孩子形成更廣的視野和更深的認知,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責任和價值,形成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身價值的品質和能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奠定基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評價必須堅持以此為目的,以此為導向。

  (2)評價主體多元性。新教育倡導師生、父母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共同成長。學生、教師、父母都是教育生活的主體,也是教育生活評價的主體,“聆聽窗外聲音”行動也是如此,學生、教師、父母都是參與評價的主體。他們在行動中既自我評價,又相互評價,彼此潤澤,共同成長。

  在評價的過程中,新教育特別注重師生、父母自我的反思性評價。比如在晨誦、午讀、暮省中,暮省是師生對自己生活經驗的整理、反思與豐富。日常的暮省反思,在“聆聽窗外聲音”的行動中發揮著自我評價的功能。

  (3)評價實施過程性。“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評價關注的是對行動過程中學生的態度、行為、效果等進行動態的評價。凡是積極的、有價值的態度、行為、效果,都應得到肯定,消極的、不利的表現都應得到及時的反饋和正向的引領。在評價過程中,一般需要設計評價圖表,作為展示行動過程的評價工具,包括質性的、描述性的、展示性的評價手段,提高評價的效能。

  (4)評價結果增值性。評價并非單一的診斷,更是為了激勵、促進和增值。“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增值性評價,要淡化橫向的比較,避免“內卷”現象,重點關注學生個體的縱向發展,讓學生參與評價,自己和自己比,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

  在具體操作上,不少學校設計了《窗外聲音課程積分記錄手冊》,學生積分達到一定的數值,即在課程結束慶典或期末慶典中,頒發課程結業證書。這種手冊不僅及時記錄學生參與“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時間、地點、內容,還結合暮省反思,記錄參與過程中的成長體驗,引領學生自我診斷,體驗進步。

  江蘇泗陽經濟開發區學校研學旅行課程探索了三級評價機制:一是同伴交流,通過學伴交流,關鍵事件復述,展示讀行樂趣;二是班級匯報,通過畫見聞、寫感受、說經歷、演趣事,展示讀行過程;三是學校展示,通過靜態展示、動態呈現的方式,展示讀行收獲。三級評價都指向研學成果。如學生提交的研學手冊、電子作業、手工制品等都作為評價的依據。教師從作品的完整性、創新性、實用性等方面進行評價,了解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的學習成果。三級評價又都指向研學過程。關注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參與度、安全意識、文明禮儀、專注度等。通過觀察、記錄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的行為表現,以及學生的自評和互評,來全面評價學生的研學過程。這種評價機制較好地體現了評價目的的導向性、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實施的過程性和評價結果的增值性。

  我們欣逢一個偉大的時代,正昂首闊步于通往美好未來的征程。感受時代的強勁脈搏,傾聽社會的澎湃潮聲,我們壯懷激烈;構建教育新生態,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我們責無旁貸。

  讓我們以此次年會為契機,進一步打開教室的門窗,讓生活的聲音回蕩校園,讓師生的耳朵傾聽整個世界。在回歸生活世界的教育中, 新教育人所追求的“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將成為并不遙遠的現實。

  (本文節選自作者在2024年新教育實驗研討會上的主題報告) 

責任編輯:湯雯
德化县| 宜良县| 青海省| 尼玛县| 繁峙县| 伊宁县| 合江县| 信丰县| 鹤峰县| 三都| 年辖:市辖区| 建水县| 浙江省| 衡东县| 故城县| 上思县| 栖霞市| 阜南县| 保靖县| 龙里县| 吉首市| 牡丹江市| 侯马市| 绵阳市| 峨山| 南阳市| 安国市| 寿光市| 梨树县| 渝中区| 兰坪| 澄江县| 保靖县| 石家庄市| 万荣县| 青川县| 方正县| 台南市| 金乡县| 长沙县|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