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_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_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_日本亲与子乱人妻hd_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囯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久久久_99热在线观看,欧美成人精品午夜免费影视

我要投稿 | 關于我們

標題 全文

首頁 > 蘇派教育

聆聽豐盈生命價值

——2024新教育實驗研討會敘事點評

作者:李慶明 發布時間:2024-07-31 來源: 江蘇教育報

  ■蘇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李慶明

  以“聆聽窗外聲音”為主題的2024年新教育實驗研討會日前在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舉行。其間,七位新教育人登臺講述他們的精彩敘事,從不同側面彰顯了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魅力和意義,給人頗多啟示。

  一場意義非凡的教育變革

  聆聽窗外聲音是新教育十大行動之一。這一命題旨在消弭教育存在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積弊。隨著新教育實驗的深入推進,在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背景下,聆聽窗外聲音的內涵更加豐富,對基礎教育變革的意義也日益凸顯。

  在我看來,聆聽窗外聲音是從“第二課堂”到“教育生活”的升級轉型。

  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是教育的基本問題。開辟第二課堂是基礎教育試圖突破課堂一統天下、回歸生活世界的最早嘗試。從某種意義上講,聆聽窗外聲音是第二課堂的延續和發展,但又有全新的內涵和特質。

  一方面,聆聽窗外聲音認同“生活即教育”,確信生活本身的教育性,強調教育必須面向生活、順應生活、融入生活,提煉生活中一切有益的教育因素,發揮生活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聆聽窗外聲音也認同“教育即生活”,確信教育作為生活有機組成部分的先導性、主導性,強調教育必須以它特有的力量引領生活、改造生活、完善生活。在這里,教育與生活,二者不是分立、更不是對立的,而是融為一體,成為共同促進師生成長、學校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聆聽窗外聲音,要打破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壁壘,建立一種和諧共生的生態關系,一個看不見課堂門窗、沒有學校圍墻之隔的新的教育生活世界。聆聽窗外聲音不只是新教育十大行動之一,也是一場足以引發基礎教育根本性、全局性變革的行動。

  讓兒童“詩意棲居大地”的七張剪影

  1.游學之旅:遇見窗外的“詩與遠方”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教育局局長申海峰帶來的《建設沒有圍墻的學校 享行走路上的風景》敘事,讓我們領略了窗外大千世界的魅力。

  游學打開了一扇門,讓兒童得以走出校園,了解世界的奧秘。游學融合游戲、博聞、審美、勵志等多種文化教育功能為一體,是打造博物人生和“無圍墻學校”的有效路徑,是聆聽窗外聲音的首選項目。

  姜堰區作為最早的全域卷入新教育實驗區,一直在探索最適合兒童發展的游學實踐路徑。該區在四個方面實現了游學的轉型升級:一是游學機制課程化,實現從“觀光旅游”向“教旅融合”轉型升級;二是基地建設特色化,實現從“到此一游”向“沉浸體驗”轉型升級;三是導師隊伍專業化,實現從“景點介紹”向“學習指導”轉型升級;四是教旅融合品牌化,實現從“自給自足”向“資源共享”轉型升級。該區通過游學教育,建設沒有圍墻的學校,打造一路行走的風景,讓師生走進山水田園,認識鳥獸蟲魚,增進人文社會閱歷,提高審美意識,在生活中遇見、成就更好的自己,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

  2.閱讀鄉村:打開一本直觀自身的“心理書”

  山西省臨猗縣貴戚坊小學校長張展玉的《構建無邊界的學習場》敘事為我們展示了聆聽窗外聲音的另一片天地。

  馬克思曾說,“工業的歷史和工業的已經產生的對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質力量的打開了的書本,是感性地擺在我們面前的人的心理學。”并特別指出必須“聯系著人的本質”,而非“僅僅用從表面的有用的角度,來理解這部心理學”。山西臨猗貴戚坊小學獨樹一幟的綜合式項目化學習探索,追隨臨猗“和美鄉村”創建的步伐,構建無邊界學習場域,給師生打開一本以“和美鄉村”為生動教材的直觀“心理學”書本,讓大家在這本書里觀照自身豐富的特質。

  該校圍繞“感受鄉村宜居之美”“聆聽鄉村創業之聲”“傳唱鄉村奮進之曲”等三大項目,用閱讀記錄師生參與的創建“和美鄉村”活動,改變了他們的行走方式,讓每位師生的生命開出了一朵屬于自己的花。

  3.以書為媒:架起跨越城鄉的彩虹橋

  江蘇省徐州市西苑小學教師田吉娜在《大山與城市之間的擺渡人》敘事中告訴我們:10年來,她和同事利用寒暑假多次前往四川大涼山、云南怒江等西部山區支教助學,與山區的孩子們朝夕相處,更以書為載體、以愛為紐帶,架起跨越城鄉的彩虹橋,讓城鄉孩子的生命相互編織、相互滋養,彼此聆聽,共同成長。

  起初,他們帶上50冊繪本《彩虹色的花》來到四川大涼山里的園田小學,繪本閱讀的魅力深深感染了當地的鄉村兒童。隨后,他們通過組織捐贈書籍、圖書漂流、“兩地共讀一本書”“鴻雁傳情”“空中課堂”等活動,引領兩地師生共同開闊眼界,譜寫了一曲教育公益的美妙樂章。

  4.聆聽大家:領略“山外有山”的遼闊深遠

  2003年,朱永新先生倡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提出“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基本途徑。“請進來”即把校外的專家學者、作家、科學家、英雄模范、能工巧匠、行業代表等請進學校,讓孩子們在中小學階段至少聽滿100場報告,從小感受榜樣的引領和鼓舞,不僅做一個知識底蘊豐富的人,更做一個具有創新精神和才能的人。

  江蘇省海門中學“超額”完成了“百場報告”目標,每場報告都是一場精神的大餐。自2010年開始,海中文化講壇以每周2場、平均每年60余場、15年來近千場的高端報告,助力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著力引領學生卓越成長,成為高中學子的熱切期待和精神盛宴,成為學校高品質發展進程中的亮麗風景。

  5.場館教育:打造精彩的博物人生

  費城博物館創始人查爾斯·威爾遜·皮爾曾這樣形容博物館的魅力:“博物館里的任何一個展品都應該能夠在人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展現出自己的故事。它應該是一本打開的書,能夠清晰地講述自己的故事,而這一點是任何外在的描述都無法比擬的。”浙江省溫州翔宇中學副校長高立順的《場館教育:開窗放入大江來》讓我們從另一個視角閱讀了場館教育這本氣象萬千的“打開的書”。

  溫州翔宇中學博物館群如群星璀璨,涵蓋科學、人文、政史、藝術等領域,呈現出未來學校的雛形。它將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落實在課程化的場館教育中,讓博物館成為快樂好玩的迷宮、生活體驗的社區、藝術享受的空間、研究探索的工場、建構學習的課堂、靈魂洗禮的圣殿和精神皈依的家園,充分發揮博物館知識建構、文化濡染、人格熏陶等作用,努力教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體現了“開窗放入大江來”的宏大氣魄。

  6.“郵”學漫行:感受“一花一世界”的曼妙

  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留村小學的聆聽窗外聲音行動,沒有動人心魄的宏大敘事,但它以一枚枚小小的郵票為載體,由小見大,開創了獨特的校園文化,實現了師生精神自我的蛻變,彰顯出別樣的精神富足。該校教師武圣心在她的《在“郵”學中與孩子們共同聆聽窗外聲音》敘事中介紹了他們的做法:學校成立少年郵局,學生的郵戳、明信片設計凝聚著他們的百科知識,受到集郵愛好者的喜愛;學校成立快郵驛站,成為學生寄托和放飛愛心的陣地;學校將郵票融入美術特色課程、學科輔助課程、綜合學習課程和研學旅行課程中,讓每一個生命得到舒展、張揚和滋養。

  7.課堂如鑒:詮釋“不出戶,知天下”的奧秘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課堂是學習知識的場所,生活則是知識的源泉。課堂應致力于回歸生活世界,在真實情境中打通書本與生活的聯系,讓課堂如“半畝方塘”,照徹“天光云影”的異彩紛呈,令學生超越時空隔閡,視通八方,思接千載,心游萬仞,鑒古察今,獲取真知,領悟真諦,抵達“不出戶,知天下”的至境。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第四中學教師孫金成在《聆聽窗外聲音,遇見奇妙物理》的敘事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引領學生在小小課堂中聆聽窗外聲音的范例。孫老師從一個物理教師的學科視域告訴學生:我們生活的世界,其實是建立在無數物理定律之上的,因此,從物理的課堂教學走向現實生活,聆聽窗外聲音,盡在情理之中。他在教學中立足課堂,基于知識,帶領學生從科學實踐中感知物理知識的來源,從傳統詩歌民俗中感受物理的審美意趣,從物理名家事跡中感悟物理的倫理價值,從國家科技發展中感懷物理的經世致用。這樣的物理課堂將知識與文化、歷史、價值、審美融為一體,學生的物理學習就超越了課堂、文字的束縛,學生不僅獲得了物理知識,還了解到物理在自然、社會、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應用,開闊了視野,涵育了人格。

  七個敘事報告,是“聆聽窗外聲音”的七張美麗剪影,展現了異彩紛呈的生活世界給學生帶來的生命滋養。它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雖然窗戶隔內外,載體有大小,但無論內外、大小,我們置身于其中,都能超越有形的物理時空,精騖八極,心游萬仞,領略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世界的微妙至深。聆聽窗外聲音的關鍵在于,努力使孩子們透過各式各樣的物化載體,聆聽到天籟、地籟、人籟里“生活世界”的曼妙旋律,如萬千自然里的生活世界,心靈對話里的生活世界,文字符號里的生活世界,鴻雁傳書里的生活世界,小小郵票里的生活世界,博物場館里的生活世界,大家講壇里的生活世界,空中課堂里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活的世界”

  陶行知先生曾根據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提出“生活教育”的中國式主張,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三個重要的命題,影響至深至遠。陳鶴琴先生吸納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提出“活教育”主張,同樣光耀千里。從陶行知的“生活”到陳鶴琴的“活”,是否有某種哲學上的內在關聯?

  朱永新先生提出教育要“回歸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就是“活的世界”,回歸生活世界的新教育就是一種全新的“活教育”。

  新教育回歸的“活的世界”具有如下特點:

  1.“活的世界”是真實的

  我們所面對的生活世界,是客觀的、現實的、真實的。兒童的生活世界表現為一種特有的“真實”。他們的感受、想象、思維、體驗等在成人看來似乎荒誕不經,卻是他們純真、本真天性的詩意表現,這樣的真實需要充分的理解與呵護。

  2.“活的世界”是變化的

  “活的世界”是生生不息、變動不居的,它是“一團永恒的活火”,人在沉浮進退、苦樂悲喜、是非曲直、利害得失等沖突與和解中生動地演繹人生發展的“活的歷史”,人在“活的歷史”進程中經受磨礪與考驗,不斷豐富和展現自己無窮無盡的生命活力。

  3.“活的世界”是奠基的

  “活的世界”是以文字、數字、概念等符號為載體的知識、科學、技術等文化創造物的奠基者。所有的文化創造物都能在生活世界中找到源頭活水。一切知識、科學、技術的傳承與教育,只有嵌入生活世界的背景或語境中,才能顯現其巨大的生命力量。

  4.“活的世界”是實踐的

  馬克思指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在生活世界中通過活生生的自由實踐活動創造了豐富的對象世界,同時也創造了自身的生命世界。人可以在他創造的對象世界中確證、直觀、欣賞自己豐富的本質力量。沒有人的活生生的自由創造實踐,就沒有活的生活世界。

  5.“活的世界”是詩意的

  詩人荷爾德林說:“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人的實踐具有內在的雙重性,它充滿體能的消耗、智慧的試錯、苦惱的體驗、意志的付出,但它又不斷地創造出美與藝術,釋放審美沖動,激活審美體驗,豐富審美感受,讓我們沉浸于自己創造的充滿審美價值的“活的形象”世界里,一步一步走向“詩意棲居”和“藝術化生存”的人生至境。

  教育回歸生活世界,也就是為兒童締造“人的發展的空間”。歸根結底,聆聽窗外聲音就是要打破窗內外、墻內外的阻隔,讓它們消失于無形,使兒童置身于詩意盎然、幸福完整的教育時空里,獲得心靈的自由解放,豐盈全部的生命價值。

責任編輯:陳路

聆聽豐盈生命價值
——2024新教育實驗研討會敘事點評
發布時間:2024-07-31   
來       源:江蘇教育報  
作       者:李慶明

  ■蘇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李慶明

  以“聆聽窗外聲音”為主題的2024年新教育實驗研討會日前在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舉行。其間,七位新教育人登臺講述他們的精彩敘事,從不同側面彰顯了聆聽窗外聲音行動的魅力和意義,給人頗多啟示。

  一場意義非凡的教育變革

  聆聽窗外聲音是新教育十大行動之一。這一命題旨在消弭教育存在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積弊。隨著新教育實驗的深入推進,在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背景下,聆聽窗外聲音的內涵更加豐富,對基礎教育變革的意義也日益凸顯。

  在我看來,聆聽窗外聲音是從“第二課堂”到“教育生活”的升級轉型。

  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是教育的基本問題。開辟第二課堂是基礎教育試圖突破課堂一統天下、回歸生活世界的最早嘗試。從某種意義上講,聆聽窗外聲音是第二課堂的延續和發展,但又有全新的內涵和特質。

  一方面,聆聽窗外聲音認同“生活即教育”,確信生活本身的教育性,強調教育必須面向生活、順應生活、融入生活,提煉生活中一切有益的教育因素,發揮生活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聆聽窗外聲音也認同“教育即生活”,確信教育作為生活有機組成部分的先導性、主導性,強調教育必須以它特有的力量引領生活、改造生活、完善生活。在這里,教育與生活,二者不是分立、更不是對立的,而是融為一體,成為共同促進師生成長、學校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聆聽窗外聲音,要打破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壁壘,建立一種和諧共生的生態關系,一個看不見課堂門窗、沒有學校圍墻之隔的新的教育生活世界。聆聽窗外聲音不只是新教育十大行動之一,也是一場足以引發基礎教育根本性、全局性變革的行動。

  讓兒童“詩意棲居大地”的七張剪影

  1.游學之旅:遇見窗外的“詩與遠方”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教育局局長申海峰帶來的《建設沒有圍墻的學校 享行走路上的風景》敘事,讓我們領略了窗外大千世界的魅力。

  游學打開了一扇門,讓兒童得以走出校園,了解世界的奧秘。游學融合游戲、博聞、審美、勵志等多種文化教育功能為一體,是打造博物人生和“無圍墻學校”的有效路徑,是聆聽窗外聲音的首選項目。

  姜堰區作為最早的全域卷入新教育實驗區,一直在探索最適合兒童發展的游學實踐路徑。該區在四個方面實現了游學的轉型升級:一是游學機制課程化,實現從“觀光旅游”向“教旅融合”轉型升級;二是基地建設特色化,實現從“到此一游”向“沉浸體驗”轉型升級;三是導師隊伍專業化,實現從“景點介紹”向“學習指導”轉型升級;四是教旅融合品牌化,實現從“自給自足”向“資源共享”轉型升級。該區通過游學教育,建設沒有圍墻的學校,打造一路行走的風景,讓師生走進山水田園,認識鳥獸蟲魚,增進人文社會閱歷,提高審美意識,在生活中遇見、成就更好的自己,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

  2.閱讀鄉村:打開一本直觀自身的“心理書”

  山西省臨猗縣貴戚坊小學校長張展玉的《構建無邊界的學習場》敘事為我們展示了聆聽窗外聲音的另一片天地。

  馬克思曾說,“工業的歷史和工業的已經產生的對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質力量的打開了的書本,是感性地擺在我們面前的人的心理學。”并特別指出必須“聯系著人的本質”,而非“僅僅用從表面的有用的角度,來理解這部心理學”。山西臨猗貴戚坊小學獨樹一幟的綜合式項目化學習探索,追隨臨猗“和美鄉村”創建的步伐,構建無邊界學習場域,給師生打開一本以“和美鄉村”為生動教材的直觀“心理學”書本,讓大家在這本書里觀照自身豐富的特質。

  該校圍繞“感受鄉村宜居之美”“聆聽鄉村創業之聲”“傳唱鄉村奮進之曲”等三大項目,用閱讀記錄師生參與的創建“和美鄉村”活動,改變了他們的行走方式,讓每位師生的生命開出了一朵屬于自己的花。

  3.以書為媒:架起跨越城鄉的彩虹橋

  江蘇省徐州市西苑小學教師田吉娜在《大山與城市之間的擺渡人》敘事中告訴我們:10年來,她和同事利用寒暑假多次前往四川大涼山、云南怒江等西部山區支教助學,與山區的孩子們朝夕相處,更以書為載體、以愛為紐帶,架起跨越城鄉的彩虹橋,讓城鄉孩子的生命相互編織、相互滋養,彼此聆聽,共同成長。

  起初,他們帶上50冊繪本《彩虹色的花》來到四川大涼山里的園田小學,繪本閱讀的魅力深深感染了當地的鄉村兒童。隨后,他們通過組織捐贈書籍、圖書漂流、“兩地共讀一本書”“鴻雁傳情”“空中課堂”等活動,引領兩地師生共同開闊眼界,譜寫了一曲教育公益的美妙樂章。

  4.聆聽大家:領略“山外有山”的遼闊深遠

  2003年,朱永新先生倡導聆聽窗外聲音行動,提出“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基本途徑。“請進來”即把校外的專家學者、作家、科學家、英雄模范、能工巧匠、行業代表等請進學校,讓孩子們在中小學階段至少聽滿100場報告,從小感受榜樣的引領和鼓舞,不僅做一個知識底蘊豐富的人,更做一個具有創新精神和才能的人。

  江蘇省海門中學“超額”完成了“百場報告”目標,每場報告都是一場精神的大餐。自2010年開始,海中文化講壇以每周2場、平均每年60余場、15年來近千場的高端報告,助力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著力引領學生卓越成長,成為高中學子的熱切期待和精神盛宴,成為學校高品質發展進程中的亮麗風景。

  5.場館教育:打造精彩的博物人生

  費城博物館創始人查爾斯·威爾遜·皮爾曾這樣形容博物館的魅力:“博物館里的任何一個展品都應該能夠在人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展現出自己的故事。它應該是一本打開的書,能夠清晰地講述自己的故事,而這一點是任何外在的描述都無法比擬的。”浙江省溫州翔宇中學副校長高立順的《場館教育:開窗放入大江來》讓我們從另一個視角閱讀了場館教育這本氣象萬千的“打開的書”。

  溫州翔宇中學博物館群如群星璀璨,涵蓋科學、人文、政史、藝術等領域,呈現出未來學校的雛形。它將聆聽窗外聲音行動落實在課程化的場館教育中,讓博物館成為快樂好玩的迷宮、生活體驗的社區、藝術享受的空間、研究探索的工場、建構學習的課堂、靈魂洗禮的圣殿和精神皈依的家園,充分發揮博物館知識建構、文化濡染、人格熏陶等作用,努力教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體現了“開窗放入大江來”的宏大氣魄。

  6.“郵”學漫行:感受“一花一世界”的曼妙

  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留村小學的聆聽窗外聲音行動,沒有動人心魄的宏大敘事,但它以一枚枚小小的郵票為載體,由小見大,開創了獨特的校園文化,實現了師生精神自我的蛻變,彰顯出別樣的精神富足。該校教師武圣心在她的《在“郵”學中與孩子們共同聆聽窗外聲音》敘事中介紹了他們的做法:學校成立少年郵局,學生的郵戳、明信片設計凝聚著他們的百科知識,受到集郵愛好者的喜愛;學校成立快郵驛站,成為學生寄托和放飛愛心的陣地;學校將郵票融入美術特色課程、學科輔助課程、綜合學習課程和研學旅行課程中,讓每一個生命得到舒展、張揚和滋養。

  7.課堂如鑒:詮釋“不出戶,知天下”的奧秘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課堂是學習知識的場所,生活則是知識的源泉。課堂應致力于回歸生活世界,在真實情境中打通書本與生活的聯系,讓課堂如“半畝方塘”,照徹“天光云影”的異彩紛呈,令學生超越時空隔閡,視通八方,思接千載,心游萬仞,鑒古察今,獲取真知,領悟真諦,抵達“不出戶,知天下”的至境。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第四中學教師孫金成在《聆聽窗外聲音,遇見奇妙物理》的敘事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引領學生在小小課堂中聆聽窗外聲音的范例。孫老師從一個物理教師的學科視域告訴學生:我們生活的世界,其實是建立在無數物理定律之上的,因此,從物理的課堂教學走向現實生活,聆聽窗外聲音,盡在情理之中。他在教學中立足課堂,基于知識,帶領學生從科學實踐中感知物理知識的來源,從傳統詩歌民俗中感受物理的審美意趣,從物理名家事跡中感悟物理的倫理價值,從國家科技發展中感懷物理的經世致用。這樣的物理課堂將知識與文化、歷史、價值、審美融為一體,學生的物理學習就超越了課堂、文字的束縛,學生不僅獲得了物理知識,還了解到物理在自然、社會、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應用,開闊了視野,涵育了人格。

  七個敘事報告,是“聆聽窗外聲音”的七張美麗剪影,展現了異彩紛呈的生活世界給學生帶來的生命滋養。它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雖然窗戶隔內外,載體有大小,但無論內外、大小,我們置身于其中,都能超越有形的物理時空,精騖八極,心游萬仞,領略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世界的微妙至深。聆聽窗外聲音的關鍵在于,努力使孩子們透過各式各樣的物化載體,聆聽到天籟、地籟、人籟里“生活世界”的曼妙旋律,如萬千自然里的生活世界,心靈對話里的生活世界,文字符號里的生活世界,鴻雁傳書里的生活世界,小小郵票里的生活世界,博物場館里的生活世界,大家講壇里的生活世界,空中課堂里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活的世界”

  陶行知先生曾根據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提出“生活教育”的中國式主張,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三個重要的命題,影響至深至遠。陳鶴琴先生吸納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提出“活教育”主張,同樣光耀千里。從陶行知的“生活”到陳鶴琴的“活”,是否有某種哲學上的內在關聯?

  朱永新先生提出教育要“回歸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就是“活的世界”,回歸生活世界的新教育就是一種全新的“活教育”。

  新教育回歸的“活的世界”具有如下特點:

  1.“活的世界”是真實的

  我們所面對的生活世界,是客觀的、現實的、真實的。兒童的生活世界表現為一種特有的“真實”。他們的感受、想象、思維、體驗等在成人看來似乎荒誕不經,卻是他們純真、本真天性的詩意表現,這樣的真實需要充分的理解與呵護。

  2.“活的世界”是變化的

  “活的世界”是生生不息、變動不居的,它是“一團永恒的活火”,人在沉浮進退、苦樂悲喜、是非曲直、利害得失等沖突與和解中生動地演繹人生發展的“活的歷史”,人在“活的歷史”進程中經受磨礪與考驗,不斷豐富和展現自己無窮無盡的生命活力。

  3.“活的世界”是奠基的

  “活的世界”是以文字、數字、概念等符號為載體的知識、科學、技術等文化創造物的奠基者。所有的文化創造物都能在生活世界中找到源頭活水。一切知識、科學、技術的傳承與教育,只有嵌入生活世界的背景或語境中,才能顯現其巨大的生命力量。

  4.“活的世界”是實踐的

  馬克思指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在生活世界中通過活生生的自由實踐活動創造了豐富的對象世界,同時也創造了自身的生命世界。人可以在他創造的對象世界中確證、直觀、欣賞自己豐富的本質力量。沒有人的活生生的自由創造實踐,就沒有活的生活世界。

  5.“活的世界”是詩意的

  詩人荷爾德林說:“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人的實踐具有內在的雙重性,它充滿體能的消耗、智慧的試錯、苦惱的體驗、意志的付出,但它又不斷地創造出美與藝術,釋放審美沖動,激活審美體驗,豐富審美感受,讓我們沉浸于自己創造的充滿審美價值的“活的形象”世界里,一步一步走向“詩意棲居”和“藝術化生存”的人生至境。

  教育回歸生活世界,也就是為兒童締造“人的發展的空間”。歸根結底,聆聽窗外聲音就是要打破窗內外、墻內外的阻隔,讓它們消失于無形,使兒童置身于詩意盎然、幸福完整的教育時空里,獲得心靈的自由解放,豐盈全部的生命價值。

責任編輯:陳路
侯马市| 望奎县| 方城县| 临清市| 中宁县| 泰宁县| 斗六市| 尼玛县| 易门县| 石棉县| 大理市| 吉木乃县| 樟树市| 连南| 本溪市| 利津县| 温泉县| 西青区| 莱西市| 胶南市| 济阳县| 宁波市| 工布江达县| 葫芦岛市| 元江| 怀远县| 新疆| 上栗县| 广东省| 长子县| 湖南省| 贞丰县| 宽甸| 靖西县| 赤水市| 新邵县| 望城县| 前郭尔| 正蓝旗| 霍州市| 饶河县|